好书谈 作者:梁实秋 从前有一个朋友说,世界上的好书,他已经读尽,似乎再没有什么好书可看了。当时许多别的朋友不以为然,而较年长一些的朋友就更以为狂妄。现在想想,却也有些道理。 世界上的好书本来不多,除非爱书成癖的人(那就像抽鸦片抽上瘾一样的),真正心悦诚服地手不释卷,实在有些稀奇。 还有一件最令人气短的事,就是许多最伟大的作家往往没有什么凭藉,但却做了后来二三流的人的精神上的财源了。柏拉图、孔子、屈原,他 美文阅读 2017-07-09 九凌少子
二手衣 作者:亦舒 孩子衣服穿三个月就不合身,若能找到小哥哥或是小姐姐承继旧衣服,至理想不过。 当然有些人家潇洒,不注重穿衣之道,可是友人中不少喜打扮子女,小小考究衣服,款式缝工料子都不可多得,只穿三五次,多么可惜。 况且人家妈妈品味心思一流,不知花几许金钱时间去挑选物色回来,为什么不坐享其成呢。 古时,华人的习俗是,看到哪家孩子福气好,又健康,便多人讨他的旧衣来穿。 “令千金不合穿衣裳,请转交于我。”但 美文阅读 2017-07-08 九凌少子
和癫痫症患者同居 作者:木木 上月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失窃,一位蒙面大盗打烂一个锁,砸坏一扇窗,在好几位保安的眼皮底下,偷走一幅毕加索,一幅马蒂斯,一幅布拉克,一幅莱杰,一幅莫迪乔安尼。 “你死前一定要偷过至少一幅毕加索”,肯定写在《成为一位优秀艺术品盗贼》培训教材第一页,根据统计局数字,毕加索是“被偷最多的画家”,世界前十名的博物馆,没被偷过一两幅毕加索,估计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被偷榜第二名据说是蒙克,这位生前孤 美文阅读 2017-07-07 九凌少子
旅游证件 作者:亦舒 常笑道:“你欲想知道商业社会对你真正评价,请往某国领事馆申请旅游证件。” 真是令人气馁的一件事。 独身适龄女性,任自由职业,无铺保,真不用想顺利取得派司。 有关人员下意识认为所有单身女性入境大抵是会赖死在他们贵国结婚工作不愿再走。 因此刻意留难无可靠护照的女性游客,多少友人被气得双眼翻白。 不但要看入息税单、差饷单、银行存折,还需老板担保信,文件稀里呼噜一大堆,明是尊贵花钱游客,被整治 美文阅读 2017-07-06 九凌少子
奇奇怪怪的菜 作者:李碧华 虽说“背脊向天人所食”,中国什么也可以入馔。但有时奇奇怪怪的菜式,不知道材料还好,知道了,甚困惑,吃不吃? 一回朋友请喝一锅羹汤,鱼云、虾仁、瘦肉、笋片、叉烧、蛋花……鱼云羹鲜美,中间有些颜色相当深的块状物,不是云耳,又不是冬菇,一层略脆的皮,里头是腴滑的脂肪物,口感奇特,非荤非素的,原来是鹅髻——一只鹅只得一个肿瘤状的“髻”,所以一锅羹汤得用上几个。我们平日吃潮州卤水鹅,广东烧鹅, 美文阅读 2017-07-04 九凌少子
凉果 作者:梁文道 香港真是块好地方,就拿零食凉果(北方人管叫“蜜饯”)来说吧,天下珍点有哪一样是这里买不到的呢?其市场之大,居然可以容纳好几家连锁专卖店开得遍地都是。讲究点的,不妨去么凤看看,除了他家最经典的话梅王,其他东西也有起码的水平,不会差得太离谱。独有一样,冰糖葫芦,那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如果说冰糖葫芦是北方零嘴,香港不易寻得,这也就罢了,问题是我从小到大,走过大江南北,记忆里还真没遇上几回 美文阅读 2017-07-03 九凌少子
遭遇 作者:帕斯 我回到家,恰好在开门的当儿,我看见我走出来。我出于好奇,便决定跟踪我。陌生人(我经过考虑才用了这个字眼)下了楼梯,穿过街门上了街。我想追上去,但是他加快了脚步,跟我加快脚步用的步调完全一样,结果我们之间的距离始终如一。走了一阵后,他停在一个小酒吧前,随后走进了酒吧的红门。几秒钟后我也赶到了柜台前,坐在他旁边。我随便要了一杯饮料,一面偷偷地瞟着柜橱里那一排排瓶子、镜子、破地毯、小黄桌和一 美文阅读 2017-07-02 九凌少子
哲学不能烤面包 作者:沈奇岚 亲爱的李妍, 见信舒眉。 你大学毕业了,你“因为擅长找到标准答案,所以考试门门高分”, 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独立思考”。在实习和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学的知识根本用不上,而且对这个社会根本一点看法都没有”。你说自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成功作品,却是这个社会的失败的作品”。 你说你“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中,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你问我,哲学能不能教会你独立思考。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来说一说 美文阅读 2017-07-01 九凌少子
开斋 作者:梁文道 每次去马来西亚,都要事先做好体重增加的心理准备。东西那么好吃,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当地人不忌猪油,于是就能炒出香港久违的那种味道,令人忍不住大开杀戒,从早吃到晚。可是看看当地的朋友,几乎没一个胖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们其实吃得很节制,不像我们,到了彼邦便如饿汉,恨不得把一辈子的东西都吃回来。 我没遇过不喜欢马来西亚食物的香港人;但是更准确地讲,其实我们喜欢的是马来西 美文阅读 2017-06-30 九凌少子
地铁里的狗 作者:伊丽莎白·罗巴德 20岁那年,我第一次离家在外居住,所以我养了只狗做伴,它就是包福。虽然它体重比我还重,还有一口利牙,可是却很温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它在身边,我就会感觉很安全。 为了要有白天的自由时间,享受在公园散步的悠闲时光,我选了一份在波士顿市区的晚班工作,时间从下午4点到午夜12点,美中不足的是,我必须在半夜时分搭地下铁回家。经过一些时日我有了心得:表现疏离是很重要的生存之道,我总 美文阅读 2017-06-29 九凌少子
市区的蘑菇 作者:伊达洛·卡尔维诺 风,从远方来到城市,带着不寻常的礼物,但只有少数敏感的人才察觉得到,像有花粉热毛病的,就会因为别处飘来的花粉而打喷嚏。 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夹带着孢子的风,于是蘑菇在市区街道的花坛上萌芽了。没有人发现,除了小工马可瓦多,他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等电车。 这位马可瓦多对城市的生活不是很适应:广告招牌、红绿灯、橱窗、霓虹灯、海报,装腔作势地想吸引人注意,但是他就像行走在沙漠上从未 美文阅读 2017-06-28 九凌少子
敬酒要喝 作者:梁文道 我得先说清楚,夜总会一类的地方我是很少去的。不是我有多正经多清高,而是我真的很不喜欢那种昏昏暗暗灯红酒绿的地方;每次处身在那样的环境底下,我都会觉得自己特别低能,我不懂猜枚,也不玩骰盅,所以我实在领略不到“落club”的乐趣。可是偶尔去一回,原来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 前年在深圳的一间夜总会里,我就遇见了想都想不到的情景:有一桌客人个个喝得头昏脑涨左摇右摆,说话的声音腔调愈来愈豪迈。仔 美文阅读 2017-06-27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