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作者:太宰治 每天我都会在省线的小车站里等人,等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 从市场买完东西回家途中,我总会路过车站,坐在冰冷的长椅上,将菜篮放在膝上,茫然地望着检票口。每当往返的电车到达月台,就会有很多人从电车口拥出,蜂拥至检票口。大家一脸愤怒地出示证件、缴交车票,然后直视地步出长椅前的车站广场,朝各自的方向离去。 我茫然的坐着。“说不定,这时会有个人笑着喊着我。喔!好可怕啊!伤脑筋!”于是胸口心跳加速 美文阅读 2020-04-02 九凌少子
青春 作者:亦舒 杂志上的信箱主持人常接到这样的读者信:"小妹已虚度十八年的青春......” 其实不论男女,青春岁月均十分宝贵,不可浪掷,切忌虚度,须小心处理。 男性的青春亦会遭人耽搁,男人也会老,除出少数强人,名誉地位超卓,挥洒自如,不受年龄困扰之外,一般男人,其实十分不经老。 试想想,年过四十,一无事业,二无节蓄,身份岂非比平凡女性更为尴尬,社会对男性要求颇为苛刻,总期望他们做些成绩出来,养家活儿 美文阅读 2020-04-01 九凌少子
生活员 作者:亦舒 老觉得有些人生下来便是准备的生活员,因子里的发条、齿轮、一丝不差,故此到了什么时候,他们便知道做什么事,像那种自鸣钟,到了时辰便唱鸣起来。生活员对生活有天赋,完全明白该怎么做,按部就班,读书、做事、投资、结婚、生子......到了年纪,三代、四代同堂,小康之家,五世其昌,其乐融融,所有欢乐都在预算之中。他们最喜欢说的是[ 如无意外,这一生......]羡煞旁人,叫那些对生活漫无目的的人 美文阅读 2020-03-31 九凌少子
没有新雪 作者:图霍文斯基 当你向上攀登,气喘吁吁地环顾四周时,你会觉得自己真了不起,竟能登上这么高的山峰,而且是独自一人,然而你马上又会发现雪地里地脚印,在你之前这里已经有人来过。 信仰上帝。不要信仰上帝。抛弃一切哲学。让医生宣布你得了胃癌,并且告诉你只能再活上四年,然后就一了百了。相信女人。不要相信女人。同时和两个女人一起生活。随波逐流,归真返璞…… 所有这些生活情感在你之前已经有人体验过了:有人相信过 美文阅读 2020-03-30 九凌少子
记住回家的路 作者:周国平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 美文阅读 2020-03-28 九凌少子
我为什么不看电视 作者:李敖 我不看电视。 电视的毛病并非它的内容全部要不得。也不是全部庸俗讨厌。电视的毛病出在它陪你养成一个坏习惯——一个不能主动生活的坏习惯。它把你有限的精神和时间给抢走。抢走还不算,还割得鸡零狗碎,使你简直无法过一个奋发有为的生活。你一天有限的精神和时间,被它一搅,整个的下半天就简直人心浮动。 这还是指好节目而言。但是又哪来那么多好节目?你看到的,大多都是鸡肋节目、或是渗了太多太多水的牛肉汤。 美文阅读 2020-03-27 九凌少子
情债肉偿 作者:张小娴 一个女人,在决定离开一个男人之前,再和他睡一次,以补偿他对她多年来的爱。 她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来者,因为内疚,她对旧情人说:“今天晚上我和你睡,但明天醒来,我就要离开你。” 她躺在床上,不断回忆旧情,使她可以接受这一刻伏在她身上的男人,她现在不爱他,但她从前是爱他的,她知道现在他仍爱她,所以给它最后的快乐。 我不明白什么男人可接受这种补偿,这根本是一种施舍。 女人 美文阅读 2020-03-24 九凌少子
恶之平庸 作者:刘瑜 在网上找到这个人的照片后,我曾仔细端详他的脸:细长鼻子,略带鹰钩,眼睛不大,但是深,棱角分明的下巴,薄嘴唇。脸上挂着一丝微笑,几乎透着善意。这样的人,欧美大街上到处可见。但他又不是普通人,他叫阿道夫·艾克曼,曾经作为纳粹高官参与屠杀犹太人。根据对这个人的审判材料,学者汉娜·阿伦特写过一本书《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不过此书的副标题更有名:关于恶之平庸的报告。 “恶之平庸”。通过这个词,阿伦 美文阅读 2020-03-23 九凌少子
死于1983年的野猪 作者:祖克慰 这个季节,正是9月,农人都在稻田里割稻谷。小皮不割稻谷,他那亩稻谷,早已收割完毕。没事,就出去打猎,弄只兔子,改善生活。走到村边,看到一头野猪在红薯地里拱红薯,就走了过去。 小皮很兴奋,没打到兔子,却碰到一头野猪。小皮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掂了掂手中的土枪。可小皮没敢动手,他知道,野猪不好对付,一枪撂不倒,野猪会拼命的。 好在小皮装有铁条,是备用的,专门打大牲口的。小皮很麻利地装上 美文阅读 2020-03-22 九凌少子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作者:余华 如果从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这六十年的社会变迁,那么家庭价值观的衰落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可以作为一条历史的分界线,显现出同一个国度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过去时代的中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没有空间的,如果个人想要表达自我诉求,唯一的方式就是投身到集体的运动之中,比如“大跃进”和“文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轰轰烈烈的集体运动中,个人的自我诉求必须和当时的社会准则或者说是政治标 美文阅读 2020-03-17 九凌少子
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作者:梁遇春 知识贩卖所的伙计大约可分三种:第一种是著书立说,多半不大甘心于老在这个没有多大出息的店里混饭,想到衙门中显显身手的大学教授;第二种是安分守己,一声不则,随缘消岁月的中学教员;第三种是整天在店里当苦工,每月十几块工钱有时还要给教育厅长先挪去,用做招待星期讲演的学者的小学教员。他们的苦乐虽也各个不同,他们却带有个共同的色彩。好像钱庄里的伙计总是现出一副势利面孔,旅馆里的茶房没有一个不是带 美文阅读 2020-03-16 九凌少子
奇怪的西方记者 作者:邓笛 安娜·魏特尔出了飞机场,首先戴上墨镜,然后往身上喷了喷刚从机场商店买的防虫剂。她想,这是她到非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像她这样一个名记者,怎么能住非洲肮脏的旅馆,吃垃圾一样的饭菜呢?当然,这些脏、乱、差的事情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 此刻,另外一位记者乔什夫·阿杜拉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是拉各斯《星报》的记者。当他听说自己将要见到闻名遐迩的欧洲记者安娜·魏特尔时,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她 美文阅读 2020-03-15 九凌少子